中華民國專業整理師協會:起源與宗旨
- 恩頡 黃
- 2月20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4月15日
鄭博元理事長的話

起源:從一個人的改變,到一個產業的蛻變
「整理,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嗎?」
這是我創立專業整理事業的第一天,客戶在整理完家中後,眼含淚水問我的問題。她是一位單親媽媽,長年在生活的壓力下,家裡的物品堆積如山,每一天都像是在混亂中掙扎。當我們開始整理時,我發現她的不只是家裡亂,而是心也亂了——她總是說:「這些東西我可能有一天還會用到」、「這是孩子小時候的東西,我不能丟」、「我不知道從哪裡開始」。
我們陪伴她,一點一點地清理,不僅整理了她的物品,更讓她找回了對生活的掌控感。當最後一個箱子被整理好,當陽光終於可以透過窗戶灑進客廳,她轉頭對我說:「謝謝你,我好像也整理好了自己。」這句話讓我深深明白,整理不只是改變空間,更是改變人生的一種力量。
我開始思考,為什麼整理這麼重要,卻長久以來沒有被視為一門專業?在台灣,整理師這個行業還沒有真正的標準,甚至許多人對這個職業還有誤解。有人覺得整理就是「收收東西」,有人認為這只是「做家務」,但只有真正走進客戶的家,才能理解這份工作的價值:我們不只是整理物品,而是陪伴客戶重新找回對生活的掌控,幫助他們從雜亂中找到秩序,從過去的牽絆中走向未來。
如果整理師能幫助一個家庭重建生活,那麼,這個產業呢?如果這份專業能夠被看見、被尊重,那麼,有多少人可以因此受益?
這個問題的答案,促使我決定發起「中華民國專業整理師協會」。我們不只是為了建立一個行業標準,而是為了讓更多人理解這份工作的真正價值,為了讓更多熱愛整理的人能夠以此為職業,為了讓整理服務成為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宗旨:專業、標準、教育、永續
1. 建立專業標準,提升職業認同
整理師的價值不該被低估。我們將制定專業整理師的認證制度,讓市場清楚知道何謂真正的專業整理服務,並透過標準化的培訓和考核,確保整理師具備空間規劃、心理輔導、時間管理等綜合能力,讓這份職業獲得應有的尊重與認可。
2. 推動教育培訓,培育專業人才
整理是一門需要持續學習的專業,協會將提供系統化的課程與專業認證,幫助整理師提升技能,並讓更多有志從事整理職業的人能夠獲得正規培訓。我們也將與學術機構、企業合作,推動整理教育普及,讓整理成為一門專業學問,而不僅僅是一項技能。
3. 強化產業交流,促進市場發展
我們希望整理不只是個人的服務,而是能夠連結更多行業,如房地產、家居設計、企業管理等,讓整理師在更多領域發揮價值。我們也將推動政府認可整理服務,讓這個產業真正立足於市場,讓專業整理師的職涯發展更具可持續性。
4. 倡導永續整理,落實社會責任
整理,不只是收納,也是選擇。當我們整理時,我們能夠幫助客戶減少不必要的物品,讓生活更簡單、更輕盈。我們也將積極推動「減量整理」、「環保整理」的理念,與企業、政府合作,建立更完善的二手物品循環體系,讓整理成為環保的一部分。此外,協會也將號召整理師投入公益,為需要幫助的社會族群提供整理服務,真正讓整理改變更多人的人生。

展望未來:讓整理師成為專業,讓專業創造價值
整理不是一個人的事,而是影響整個社會的事。
我們希望讓這個行業被看見,讓整理師擁有一個專業、尊嚴的職業發展舞台,讓整理服務能夠真正融入每個人的生活,帶來深遠的影響。
未來,我們期待更多熱愛整理、願意幫助他人的夥伴加入這個協會,讓整理不再只是個人的選擇,而是社會進步的一部分。讓我們攜手努力,讓整理成為專業,讓專業創造價值,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整潔、更有序、更美好。
Comentarios